《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分析之運營效率
運營效率的提高,會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醫院的基業長青提供制度和經濟方面的保障。
本文為健康界看健日報原創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請點擊:看健日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2版)》明確,為使相關數據具有可比性,實施動態監測,針對各省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支付方式改革對考核指標產生較大影響的,需提供說明材料。各地按照屬地化原則加強數據質控, 提升數據質量,不斷探索運用數據質量作為系數對指標結果進行調整的應用機制。
下面從六方面介紹:
一、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逐步提高
有效產出是在保證醫療質量的條件下,醫療保險機構和患者因為患者接受醫療服務向醫院支付的費用,減去醫療服務過程中必須消耗的藥品和醫用耗材等需要支付給供應商的變動成本后的利潤。也就是,所有進入醫院的錢減去醫院付給供應商的錢,是醫院獲得的資金,付給供應商的錢是別人掙得錢。醫院的有效產出與一定時間內接受治療的患者數量、每個患者的醫療費用、藥占比和耗占比直接相關,而后四項受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公立醫院要通過規范醫療流程、約束醫療行為、控制藥品消耗和耗材消耗來實現成本控制。
約束理論把庫存降到最低的同時必須滿足供應,并且運營費用的大小影響著成本,也影響著利潤,但是降低庫存和減少運營費用會遇到最低減少到0的限制,而對于通過提高有效產出來賺取更多利潤的可能性,則是無窮無盡的。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不僅會降低醫院的設備購置支出及相關的人財物、水電等費用,而且由于減少了檢查檢驗設備專用耗材,將大大提高醫院的有效產出。
醫院需要加強對變動成本的控制,包括為患者進行診療消耗的藥品、耗材、器械等的使用成本和采購成本控制。如果使用進口器材、藥品為患者治療,而進口產品價格高于國內產品價格,該患者的變動成本就會上升。約束理論認為原材料是醫療服務過程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可變成本,放在醫院,藥品和耗材就是原材料,就是可變成本。從有效產出會計的角度出發:醫院管理追求醫療服務有效產出最大化,系統約束以整體績效為第一,絕大多數改善活動無助于醫院整體績效的提升,醫院整體績效的提升等于醫院有效產出的提升,把追求當下和未來都獲得績效作為目的,按照以下順序,重點關注醫院的有效產出、庫存和運營成本。有效產出會計相對于成本會計更適合現代醫院管理要求,擯棄成本會計理念,追求有效產出更有助于公立醫院的高效運轉,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重逐步提高
公立醫院改革提出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黑衛醫發【2021】15號《關于印發整治醫療領域突出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把人員支出占比偏低作為醫療服務方面的重要問題,并把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不低于36.1%作為重點整治的工作目標。逐步提高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到“十四五”(2021-2025年)期末力爭達到45%左右。所以,國家和政府方面認為,醫務人員待遇是偏低的,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重也是偏低的。
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是人才價值的體現和對人才的尊重,只讓奉獻不給待遇,本身就是對人才的不尊重。公立醫院是公益性的,不能追求利潤,但是,在公立醫院的工作人員是要追求營利的,否則就無法養家糊口;公立醫院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是不能營利的,但是,在組織中工作的醫務人員,即個體是需要營利的,不能以組織的非營利性代替個體的營利性。
三、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逐步降低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