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間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疫情時代的醫護人員,承載著太多的防控壓力,一邊是責任,一邊是情感。
敘事護理是敘事醫學的一部分,是把后現代心理學中的敘事治療理念方法與臨床護理相結合,所產生的一種新的心理護理模式與方法。
疫情時代的小確幸
前段時間我們科室收治了一名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小女孩,女孩十七歲,身材羸弱,臉色蠟黃。陪同女孩來辦理住院的大姐,是女孩父親的一位朋友。這位大姐臨時過來幫忙照看一下,家中有事脫不開身,也不能長期陪護。
通過流調得知女孩的父親正從東北趕來,利用巡視病房間隙,我走進病房。小女孩正戴著耳機,半躺在床上聽音樂?!肮媚?,疼得差點了嗎?能吃進東西去嗎?”她搖搖頭,因為疼痛的厲害,不太想說話?!斑@孩子疼了一周了,在酒店實習不好意思請假,還是我幫她請假帶她來的醫院,已經一個星期沒怎么吃東西了?!贝蠼阙s緊起身對我說。
我拍了拍女孩的肩膀?!俺圆簧巷堃驳煤赛c水、喝點粥,起來喝點吧?!迸⒏惺艿搅宋业纳埔?,眼圈紅紅的,強忍著淚水把頭深深地低了下去。我問她:“爸爸什么時候到淄博?從東北什么地方過來?”女孩眼淚刷的一下掉了下來,沒有說話,也沒有哭出聲來,卻看著讓人心疼!
小小年紀,背井離鄉,生病的時候應該最想念家人吧。擔心爸爸因為疫情可能不能立刻來陪她,委屈,難過,無助等情緒一股腦的涌了上來。大姐把我拉出門外,輕聲說,“這孩子的爸媽離婚多年了,孩子性格很敏感、很脆弱,您多關照關照,看能不能讓她爸爸盡快進來陪她?”
原來是這樣啊。得知女孩的身世,看著女孩的處境,心中不免為女孩難過,更理解了她此刻是多么希望爸爸能在身邊守護。我走到病床前,俯身抱抱她:“姑娘放心,等爸爸到了淄博,如果落地檢符合要求,我們會盡快安排爸爸進來陪你!”女孩使勁點點頭,依然沒有說話,可我能感覺到她如釋重負的心情,像是收獲一個小確幸。
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間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疫情時代的醫護人員,承載著太多的防控壓力,一邊是責任,一邊是情感。法不外乎人情,精準防控,才能兩者兼顧吧。而敘事護理在疫情時代的護患溝通中,如冬日寒風中的暖陽,讓身處逆境中的人們心中多了一抹溫情,一絲暖意,一個微小而確定的幸福與滿足。
供稿:咽喉頭頸外科病區 徐會娟
編輯:陳圓
審核:宣傳科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打賞金額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